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
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
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尊师重教,几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同学校师生代表进行座谈。
他说:“教过我的老师很多,至今我都能记得他们的样子,他们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
时间指向2016年,教师节的前一天,总书记的身影出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上世纪六十年代,他在这里度过了小学和初中时光。
"欢迎首长回到母校。”
"到这儿就没有首长了,都是学生。”
一句话让人动容。当天,习近平同陈仲韩、陈秋影等几位当年教过自己的老师见了面,还聊了许多。一位老师对他说:“您给人民带来了幸福。”习近平答道:“是老师培养了我们。”

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同母校老教师们亲切交谈。
“这些年,他无论走到什么岗位上,都始终惦念着我们这些曾经教过他的老师。他是一个念恩的人,有情分的人。”当年担任过习近平副班主任的陈仲韩说。
从八一学校毕业后,习近平赴陕西延安插队。此后几十年,不论在哪里工作,他都同母校保持着联系,和老师的情谊也从未改变。1999年,他还给初中语文老师陈秋影写了一封信。
这封回信篇幅不长,却字字深情。习近平在信中写道:“尊师敬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如毛主席对徐特立老人所说的那样:您过去是我的老师,现在仍然是我的老师,将来还是我的老师。老师的恩情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这是对自己老师的深深感恩,更是对教师群体的由衷敬重。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给不少教师回过信,有曾经面对面座谈的研修班参训教师,有耄耋之年依然心系祖国接班人培养的老教授,也有自愿到祖国西部支教的毕业生群体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