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 分享 育人 成长】——辅导员沙龙经验分享(三)
分享交流促提升,凝心聚力育新人。为进一步加强8827太阳集团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增强辅导员向心力、凝聚力、创新力,切实增强新时代辅导员“三全育人”工作能力,创新工作方法,助力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近日,各年级分别组织开展辅导员沙龙经验分享会,以此为契机,夯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案例:以点带面】
A同学是孤儿,从小由奶奶抚养长大,政府补贴是其唯一的经济来源。刚开学,学校就为A同学申请了免学费、助学金补助。但是开学后不久,大家都发现A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经常上课睡觉、旷课并出现多门课程挂科的现象。辅导员杨燚老师经多次观察并了解具体情况后,在课余时间联系到A同学,与A同学进行了更详细的沟通交流。
杨老师初步判断此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价值引领问题。首先,与任课老师沟通在课堂上多注意A同学的表现,通过口头表扬等方式让A同学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斗志,重拾信心;在课余时间,邀请其他成绩优异学生为A同学进行针对性辅导。其次,A同学从小到大的经济来源都是靠政府的补贴和国家的资助,要培养其感恩意识,杨老师借此机会开展了全体学生的感恩教育。通过引导,大家都发现A同学各方面的表现均有了很大程度地提高。
【案例:家校合作】
B同学刚开学就要请假,说家里有急事,辅导员张振超老师与B同学的家长进行了联系,而家长却声称并不知情,于是当天该生未能请假离校。随后,B同学表示每天晚上在宿舍无法入睡,存在被迫害妄想症,得知情况后,张老师第一时间找到B同学,对他展开心理救援。
张老师首先稳定了B同学的情绪,询问其无法入睡的原因。随后与B同学的家长进行了联系,沟通中了解到B同学在成长中缺少父母的陪伴,非常缺乏安全感。张老师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利用假期多陪伴孩子,如有需要可咨询专业的心理老师。目前,学生在家吃药治疗,状态较为稳定。
【案例:豁然开朗】
C同学父母离异,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性格也十分内向。军训期间曾因作息习惯与室友产生过摩擦,国防辅导员谭永博经过了解后给其进行了宿舍调整。某天下午C同学与父母通过电话后情绪十分激动,说要做出让他们后悔的事,随后跑到学校人工湖周围徘徊。室友立马联系老师,谭老师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找到C同学,避免事情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谭老师首先稳定了C同学的情绪,让他认识到还有老师在关心他。通过共情、倾听的形式进行深入交谈,让他的心理进入一个安全的环境。事后与C同学的家长建立联系,引导家长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家校合力,帮助C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鼓励他积极参与校园活动,转移注意力。目前C同学已能适应正常的校园生活。
【案例:润心关爱】
D同学行为习惯不太好,性格有点暴躁、易怒,平时偶尔旷课。D同学在初中和其他同学关系不和谐,经常被同学们针对。辅导员包净净老师和家长沟通后了解到,父母平时对孩子的关注度不够,经常埋怨孩子不用功,但是又不知道孩子的问题出在哪里。
包老师分析D同学是缺少父母的关爱,渴望引起别人的重视,缺乏自信心、意志薄弱。包老师时常以朋友相处的方式,与他贴心交流,了解平时生活和学习状态,互相分享日常生活。同时,在班级里安排一些工作,增加D同学和同学们之间的互动,期间和家长分享D同学点点滴滴的成长变化,打开父母和孩子之间那扇无形的隔阂阀门。目前D同学能很好地处理和同学们之间的关系,在班级里担任卫生小卫士。
【辅导员有话说】
学生管理工作繁琐且重复,辅导员要做、能做的就是用心去温暖、关爱学生。尤其要加强对离异家庭学生的关注,聚焦这些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进行干预。以多样化的方式为学生“暖”心,实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疏通与缓解。
稿件来源|中专部各年级
(通讯员:杨燚、李诗晨、郭元昕、王真亚)
编辑|刘婉璐
初审|张清晓
终审|冯巧慧
出品|郑轨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