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第四期
人民日报:“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 文字有力量、温暖、感情。 书,是文字的汇集本,书海无尽、韵味无穷。看书,感受、学习、积累他人文化内涵。不断沉淀,持续吸收。 生活中,与书相伴、交谈,品出作者的匠心独运,得出自我的独特感受。 为大家推荐本周优秀书籍, 一同走进书的世界。 |
①《在历史的拐点上—世纪伟人邓小平的智慧和胆识》作者:赵丰 索书号:A765/2
(所在书库:二楼哲法经济库)
②《狄公案—残唐五代演义》作者:国学经典文库编委会 索书号:I242.48/21
(所在书库:二楼综合文学库)
《在历史的拐点上—世纪伟人邓小平的智慧和胆识》


赵丰 著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二楼借阅区:哲法经济库
索书号:A765/2
简介:
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四川广安人。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后转往苏联学习。1926年底动身回国,被派到西北部冯玉祥将军领导的军队中从事政治工作。1927年底至1929年夏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29年底和1930年初,同张云逸等在广西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和左江、右江革命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探索选择了我们自己的道路。在不断学习、借鉴和继承的同时,如何防止因学习而把我们自己的意识形态解构掉,确实是一门不浅的学问和艺术。
在这方面,邓小平是当之无愧的大家和高手。他把两者巧妙结合,为我国既坚持社会主义、又突破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围堵杀出了一条血路,赢得了时间和空间。在这个领域里面,邓小平可以说是挥洒自如,充满大智慧。
邓小平的政治智慧来源于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自信。我们不难发现,在他老人家那里,我们绝对找不到“退让”一词。躲闪,画地为牢,把自己封闭起来,让出阵地,与他的性格和勇气是格格不入的。
推动一项伟大的事业,特别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伟大的事业,不埋下头来认真地从自己的传统和别人的经验中汲取营养是不行的。这或许就是我们今天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的最重要原因。我们用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和经验,不可能都靠自己原创,大多数须通过学习、借鉴、继承获得。只有如此,才能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有所前进。学习的内容,无非两大类:一是本民族长期形成的文化积淀,二是其他国家和民族创造的人类文明成果。一个国家和政党,如果对这些成果都一概否定、拒之门外,不可能有任何前途。
但是,怎样吸收和借鉴,确实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特别是我们这样一个用革命手段取得政权的党,在否定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形形色色理论的背景下选择了我们自己的道路,在学习、借鉴和继承的同时,如何防止因学习而把我们自己的意识形态解构掉,确实是一门不浅的学问和艺术。这正是我们提出“批判地吸收借鉴”这个观点的深刻含义之所在。
在这方面,邓小平是当之无愧的大家和高手。他把两者巧妙结合,为我国既坚持社会主义、又突破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围堵杀出了一条血路,赢得了时间和空间。在这个领域里面,邓小平可以说是挥洒自如,充满大智慧。
READ BOOK
《狄公案—残唐五代演义》

国学经典文库编委 著
出版社:四川美术出版社
二楼借阅区:综合文学库
索书号:I242.48/21
简介:
《狄公案》是清代的一部推理小说,背景设在唐朝,主角为狄仁杰。狄仁杰因断案准确、公正,政绩显著,既深得民望,又受到正直大臣的赏识。他断案的故事也留传千古而不衰,他断过的案,大到人命关天,小到鸡毛蒜皮,断过之后人无不拍手称快,至今人们还不忘这位"包青天"。《残唐五代演义》又名《五代残唐》,以编年体例,描述自黄巢起义至陈兵变止,这段时期的动荡兴衰历史。主要写唐末和五代时期重大的政治、军事斗争。在民间流传较广,对后世小说、戏剧创作有一定影响。
READ BOOK
每周读书名言佳句: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短暂而深远。
——普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