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组织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组织心理教育活动和危机预防,开展相关科研工作和服务工作,加强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建设。
具体职责:
1.统筹构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格局,建立学校-二级心理辅导站-班级-宿舍四级工作体系,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素质,营造学院重视心理工作、温暖关怀的校园氛围;
2.开设并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知识体系,普及型地对全校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打好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技能基础,大力推动学生心理素质养成教育。进行教学改革、课程设计、课程内容、学时和标准;统筹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团队建设,做好师资规划和教学安排等工作;开展教学教研工作,安排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兼职教师集体备课、选定教学教材、教研等研讨工作,提高课程质量。
3.有针对性的开展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等素质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心理学习需求,提高特殊群体的个别心理素质。
4.在学工部、团委等部门的协助下,组织开展校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第二课堂活动,在特殊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大型宣传教育活动,如“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活动”、“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等;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建设,营造温暖和谐、自信平和的校园氛围等。
5.做好心理健康宣传工作,通过公众号、广播、展板等多种媒体形式亲近学生,做好宣传。
6.在各二级辅导站建立宿舍-班级-二级辅导站三级朋辈心理支持体系,建立学生心理工作队伍,对相关学生进行培训,同时进行优秀学生评奖等活动。
7.指导校学生心理社团招新工作、对心理社团干事、班级学生干部进行每两周例会和工作指导;组织心理社团成员开展相关活动。
8.组织开展全校“优秀心理工作者团体”和“优秀心理工作者”的评定工作。
9.强化心理咨询服务,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工作。
10.加强心理危机的预防干预,把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组织开展新生心理测评工作,分析相关数据并撰写全校新生心理测评报告;根据心理测评的数据筛选、组织、开展新生心理访谈和心理电话回访工作;开展新生心理测评反馈会,积极反馈新生心理测评、心理访谈情况,指导各二级辅导站开展对重点学生和危机学生的跟进关注工作。
11. 支持指导二级辅导站开展日常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对于重点关注学生和危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与各二级心理辅导站保持密切联系,从心理角度配合支持各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工作,必要的时候应当报告学工处等相关部门。
12. 在学生危机事件发生的时候,从心理工作角度,配合二级心理辅导站和学生处等部门,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列工作。
13.做好心理健康工作资料档案的管理工作;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开展科研工作,用科研指导日常工作。
14.做好心理教师队伍建设,做好传帮带工作,做好心理咨询个案研讨等工作,组织开展相关业务培训和交流工作,培养专兼职心理工作教师队伍。
15.做好心理中心场地设施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1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