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寒假
从“心”开始
寒假心理调适指南
同学们,我们最期望的假期生活款款走来,想必大家早已开始计划自己的出游和小伙伴的游戏时间了,但是假期不仅仅是游乐的好时光也是我们进步的好空间,大家要把握好这个好机会,合理规划,乐观心态!
一、学生篇
1 接纳自己的情绪
寒假初期,我们可能会经历从紧张的学习状态到悠闲假期的快速转换,这时,感到兴奋、迷茫、焦虑或是失落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首先,请给自己一点时间,深呼吸,认识到这些情绪是自然的,不必过分担忧。接纳自己的每一种情绪,是自我关怀的第一步。
2 合理安排时间
制定一个既实际又灵活的假期计划,包括学习提升、兴趣培养、体育锻炼和休息时间。设定小目标,每天完成一点点,既能保持生活的节奏感,又能避免过度放松导致的空虚感。记得,计划要量力而行,留出足够的空间应对突发情况,保持灵活性。
3 积极沟通交流
家是温暖的港湾,但也可能成为摩擦的源头。利用假期时间,主动与家人分享你的近况、感受和计划,同时也倾听他们的想法和需求。遇到分歧时,尝试换位思考,用“我觉得…”代替“你总是…”,以建设性的方式沟通,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4 适度运动锻炼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尝试冥想、瑜伽等放松技巧,帮助身心放松,提高自我觉察能力。如果感到压力过大或情绪低落,不妨向家人、朋友倾诉,或联系心理中心寻求专业帮助。
5 培养兴趣爱好
探索或重拾一项兴趣爱好,无论是阅读、绘画、音乐还是烹饪,都能成为心灵的避风港。这些活动不仅能丰富你的假期生活,还能有效缓解压力,提升幸福感。记得,享受过程比追求结果更重要。
二、家长篇
1 与孩子真诚地沟通
坚持说心里话,平静地、直截了当地展示自己的心理活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①开展“亲子约会”与孩子进行单独的亲密互动,有利于巩固亲密关系;②每天花15分钟左右时间以宽容开放、朋友般的姿态和孩子好好沟通。
孩子正在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评价应以肯定和鼓励为主,不能只以学习成绩论“成败”。要学会耐心倾听,让孩子遇到困难时愿意向家长敞开心扉,待孩子情绪的“风雨”过后,再细心沟通,支持和鼓励孩子。
最好的陪伴是和孩子一起做,而不是简单看守,更不是监督。有时间请放下手机,和孩子一起做家务,一起散步,一起锻炼,一起阅读,一起观影,一起谈谈感受,说说心情,聊聊计划……平等交流,孩子能感受到您的真诚和亲密。
先问问孩子他假期对自己的期待是什么?计划锻炼哪些能力?设想要怎样实现自己的假期目标,然后定下计划。爸爸妈妈每天晚上回家后可以全家人坐下来,听听孩子说说今天按照计划做事后成功的方面,及时给予肯定,这能为他建立成就感和自信心,强化他要自己做好的信念。也听他说说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有什么困惑和需要什么帮助。这样的倾听能帮助孩子养成自己分析问题的习惯并能通过修正和协助让孩子做得更好。
手机、电脑和电视也是娱乐和放松的一部分,作为现代社会的成员,孩子也有必要学习怎样合理使用,不应完全禁止,但是应向孩子说明不设限会产生的不良后果,并约定好每天的使用时长,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寒假是自我成长与修复的宝贵时期,愿每位同学都能在这个假期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享受每一刻的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