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类人:自认为跟你很熟,熟到可以不打招呼随便用你的东西;还有另外一种人,非常“关心”你,不断想了解你的生活的每个细节,甚至对你的生活指手画脚;又或者还有某些人,仿佛对你充满好奇,你跟朋友们聊天,他们想插一句,你拿着手机时他们也想看看你在看什么。很明显,这样的人非常缺乏边界感。
如果你对这样的人感到不胜其烦,是因为你的“自我边界”被他们侵犯了。
何为边界感
“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的太近,会被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又会感觉寒冷。”因此,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微妙的人际边界。
边界感,指的是能分得清自己和他人之间的清楚界限。有边界感的人,不会强迫他人分享自己的情绪和事情,不会热情过头,更不会无节制的干涉他人生活。
人际边界是我们与人交往的底线和原则,代表着一个人可以接受和不能接受事务的范畴。
我们一起看看下面两位同学对于边界感问题的看法吧。
在生活中总有一些朋友不经过自己同意随便拿自己的东西,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大家把自己想得过于重要,产生自以为很熟的错觉,而他遇到这些问题会选择忍让不提。
在宿舍里面有些室友总是不经过同意就摸自己的头和脸,不懂得这样做会让别人不舒服,而她面临这种情况就会生气并让室友的手拿开。
缺乏边界感的行为
1.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这类人往往认为自己是最重要的,别人的意见和看法并不重要。他们总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人际交往过程中,经常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让他人感到不适甚至反感。
2.过度关注他人
此类人群常常过度关注他人,喜欢过问别人的私事,会让他人感到自己的隐私权和个人空间不受尊重,且让对方感到疲惫和无助。
3.缺乏自我意识,讨好他人
不管是在宿舍、班级还是家庭中,此类人群的价值感来源于让他人感受到愉悦。久而久之,他们离自我很远,活在他人和他人的眼光里。在这种不健康的人际关系中,个体会变得压力重重乃至产生自我怀疑,活不出自己也没法真正爱别人。
如何确立正确的边界感
1.明确边界
很多界限不明的人都是没有弄清楚自身边界在哪。其实判别界限很简单,当别人对你提出要求时,如果你感到不满或者有压力,那就说明,对方已经越过了你的界限,这是一种很便捷的确定方式。而当你确定了自身的边界后,就要学会用恰当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2.勇敢拒绝
很多人没有边界感最大的外在体现就是不懂得拒绝,也就是有求必应。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学会勇敢拒绝,如果说你不能做到很干脆,那你可以选择先拖延,不要立马答应。
比如,在小组作业中,同学想把他的任务分给你,而你又无法强硬回绝,那你可以说你现在比较忙,可能没有空帮他。这样既拒绝了对方,也没有让对方产生不愉快。等这样拒绝了几次后,对方就能感觉到你的态度,以后也就不会再做同样的事情了。
3.提升自己
很多人没有边界感,是出于懦弱,不自信,总觉得自身没有什么优点可以吸引别人,维护人际关系的唯一或者说最好方法就是无条件帮助别人。
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让自己强大起来,你可以选择一些有利于身心发展的爱好进行培养,我相信,当你变得越来越优秀时,别人就不会那么草率地侵犯你的边界,而你自己也会有底气说出拒绝。
只有当我们拥有较为清晰的个人边界时,对自己就会有清晰的认识,会有强大的内心和强烈的原则感,保护自己的权利,也尊重他人的权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不轻易被外界言论影响,不为了取悦别人无原则的妥协,不因他人的负面情绪惩罚自己,更不背负超载的情感绑架。

马忆萌 新乡医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专职教师
来源: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网(声明:本网站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