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百科

心理知识

首页 >> 心理百科 >> 心理知识 >> 正文

一点心理学 | 大学生:我是清澈,不是愚蠢

发布日期:2023-02-28    作者:     来源:    点击:

有时我们会在社交媒体上看到这样的一些评价,说大学生眼中带着清澈的愚蠢。

  谢谢是口头禅,道歉是基本技能,说话文气中带着礼貌词,眼神单纯无邪,不圆滑,不懂人情世故,浑身散发着乖兔子的气息……

  由此被贴上“清澈愚蠢”“谦虚有礼”“平易近人”“高度信任”等标签,大学生们是如何看待这些“标签”的?来听听他们的想法。

  哈哈,这确实是网上流传的“梗”,说大学生眼中带着清澈的愚蠢,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在生活中保持着一颗纯真的心,对美好的事物充满着向往和热爱,看待世界保留着纯净的眼光。说到愚蠢吧,我认为不是指我们看待事情无知或肤浅,而是说我们有时候自我防范意识或者警觉性不足,对他人保持着高度的信任由此也会一些负面的影响。

  比如说在高铁站的时候有的同学要去卫生间,行李随便就放在厕所外面了;有时候在图书馆学习,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随意放到桌子上,但不知道学生本人去哪里了……

  这种过于缺乏防范意识的特点有时候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比如有个别同学会遇到电信诈骗。有些人可能会很惊讶,大学生还会遇到电信诈骗……

  说到大学生普遍“谦逊有礼”我是挺认同的,每次上火车时遇到拉着行李安静排队地一看就是大学生,他们在公共场所也都表现得很有礼貌,但另一方面也确实存在着不懂人情世故与人和睦相处的问题。现在很流行一个词“社恐”,很多同学都说自己有社恐,在集体活动中不愿意表现自己,只想宅在宿舍,与舍友交往较少。

  说起大学生浑身散发着乖兔子的气息,我觉得这是一种表象吧,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个性,只是有时候不愿意表达,也不知道怎样向他人表达……这好像也是与人交往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听了几位同学的观点,发现他们讨论这些标签的背后都隐藏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就像这几位同学说的,外界总是对他们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评价,但其实都不能够完全表达他们自己,而这样的特点很多时候是由于人际交往造成的,比如“清澈愚蠢”的背后隐藏着在社会生活中缺乏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谦虚有礼”的背后隐藏着集体生活中不敢表达自我,“乖兔子”的背后隐藏着个人的隐忍和不知所措……

  什么是人际交往?人总是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的社会性,人际交往也是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相联系的方式,某种意义也是自我的延伸。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容易出现什么样的问题?

  第一,不敢交往。网络以隐秘性的特点为大学生搭建了与外界交往的桥梁,但过多地投入网络世界就会失去现实交往,在现实生活中会表现中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比如有些学生只愿呆在宿舍,存在自卑、害羞的心理,认为他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敢加入集体的活动,与人交往时也难以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二,不愿交往。这类学生往往自我封闭又特别敏感,别人的无心之举都会使之受到伤害,但又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就形成独来独往的特性。

  第三,不善交往。这类学生愿意与他人交往,但不懂得交往的技巧和方法,导致交往失败,渐渐自我封闭。

  如何改善大学生这些人际交往中的问题?

  第一,拓展自我的认知。大学生应努力拓展自己的生活圈子,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不断探索未知领域,在实践中学会与他人的正确相处模式。

  第二,提高人际关系中的自我效能感。指提升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自信心,生活中向人际关系情商高的人学习其交往表现,主动寻求交友帮助。

  第三,积极行动。心理学家迪纳与赛力格曼的一项研究显示,参与调研中最快乐10%的学生明显特征是愿意花时间与亲密的朋友和家人相处。所以,同学们行动起来加入亲密大家庭吧。

  大学生是活力四射、知行合一的群体,认识到人际交往中清澈和谦逊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注意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和交往技巧,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和各种挑战,撕掉不适标签,重塑阳光自我。

贺菊 南阳理工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专职辅导员

一点心理学 | 大学生:我是清澈,不是愚蠢



来源: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网(声明:本网站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