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百科

心理知识

首页 >> 心理百科 >> 心理知识 >> 正文

一点心理学 | “电子榨菜”怎样“吃”才更香?

发布日期:2023-03-27    作者:     来源:    点击:

到了吃饭时间,先打开自己喜欢的音视频,然后边吃饭边刷,这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用餐必不可少的环节。

  如今,大家为这种如同榨菜一样有下饭作用的音视频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电子榨菜”,该词还入选了2022年度十大流行语。

“电子榨菜”为何这么“香”

  小时候吃饭时我们大多是与家人聚在一起,围着餐桌看着电视聊着天,如今这种方式对于独自在外工作和读书的年轻人而言已经很难实现。每个人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独自吃饭就显得孤独和寂寞,饭菜也吃得索然无味。

  “电子榨菜”成了我们的情感陪伴,吃饭时看着视频,甚至还可以实时发个弹幕参与一下,就像有人在身边聊天一样,让我们一个人吃饭时不再孤单。同时,“电子榨菜”的陪伴也让我们一个人吃饭变得更有仪式感、有滋有味。

  此外,现在的年轻人总是很忙,不管是读书的学生还是上班的年轻人,吃饭算是白天为数不多的可以自由掌控的时间。“电子榨菜”就像给我们创造了一个“世外桃源”,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从苦闷与孤独的现实中短暂逃离,不用再去考虑工作和学习,我们对想看的内容有完全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可以随意选择任何想看的内容,既愉悦了身心,也满足了自主性和操纵性的需求。

“电子榨菜”“吃”多了会怎样

  就像现实中的食物一样,“电子榨菜”虽然“吃”起来很爽口,但是“吃”多了也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

  一是吃得更多,消化不良。就着“电子榨菜”吃饭,我们很容易忘掉时间,也忽略自己肠胃的感受。吃得津津有味,但是不知不觉已经吃了很长时间,吃下了太多的食物。我们不仅会为了下饭而“吃”“电子榨菜”,有时候还会为了“吃”几口“电子榨菜”而去吃饭,从而在吃东西与刷音视频之间建立条件反射。

  二是逃避社交,更加孤独。为了尽量避免打扰他人或被打扰,“电子榨菜”的经典“吃法”一般是独自找一个地方“吃独食”,这会进一步减少我们与其他人交往的时间和机会,甚至让原本就比较“宅”的年轻人,更加拒绝社交,在现实生活中更加孤独。

  三是身心疲惫,思考迟钝。吃饭时的短暂间隙可以使我们从学习工作中抽离出来,这时大脑可以得到休息或做一些深度思考。但“电子榨菜”的丰富性会让大脑持续处于兴奋状态,长此以往会导致身心疲惫,无暇思考。

“电子榨菜”怎么“吃”更健康

  一是选材上要精挑细选。健康饮食的关键在于选择健康的食材,我们可以选择内容健康、长度适中的素材,尽量不要选择节奏变换过快、剧情过于刺激的音视频,这些内容不仅会过分吸引用餐时的注意力,还容易造成情绪上的剧烈波动。而一些网络公开课、纪录片、有声电子书等则可以让我们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是“吃法”上要学会分享。就像分享好的美食能给大家带来愉悦感一样,其实“电子榨菜”也可以成为我们的谈资和社交纽带。与小伙伴们一起分享好的“电子榨菜”,大家既有了共同话题促进交流,还增进了关系。

  在当前的数字化时代,“电子榨菜”的流行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我们既无需因噎废食,但也不能将其当作生活的全部。毕竟,生活中不仅有“电子榨菜”,更有诗和远方。

本期专栏作者

一点心理学 | “电子榨菜”怎样“吃”才更香?

河南中医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职教师张红坡


来源: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网(声明:本网站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